【通關2023】闊別1065天,深圳,好耐冇見!

0

「口岸一出來看到這個,真的好感動!」

今天是深港通關第一天。福田口岸廣場,除了掛上洋溢著春節氛圍的紅燈籠,在最顯眼的位置,還挺立著一面大型祝福打卡牆。

「歡迎香港同胞返深」,這句簡單而質樸的話語,我們憋了足足1065天。

靜寂了1000多天的福田口岸,終於又熙攘了起來。

兩天前我們來到這裡,目之所及仍是空蕩寂寥,店鋪關著門,只依稀見到幾位過路者的身影。

看著眼前這絡繹不絕的人流,不禁讓人有些恍惚,被疫情「偷走」的三年,終於要還回來了!

01

現場直擊:
好久不見,歡迎「返埋嚟」!

 

今早6點半,福田口岸迎來第一批通關同胞,失去三年的熱鬧氛圍又回來了。

每位過境同胞的標配,除了幾乎人手一個的行李箱和大大小小的包裹,還有自帶笑意的眼角。大家邁著大幅又匆匆的步伐,似乎都想盡可能地再快一點回到家,見到想見的人。
游迪一出口岸,就給了手持「灣區返埋嚟 We are family」牌子的吉祥物一個大大的擁抱。
兩地口岸工作人員、警察、志願者用心提供著保障和服務,無處不在的濃厚人文關懷,讓游迪真切地感受到「兩地一家親」這句話的意義。

朱先生出來後,邊走邊打量,或許時隔太久,周圍這陌生的熟悉感,還需要點時間適應。

他也已三年沒回過內地了,當問到準備回來待幾天時,他表示,「這次回來就打算在內地過完春節了。」言語中,難掩欣喜。

阿振一家上一次回老家過年同是三年前,於是通關預約系統一上線立刻就去預約了名額。

「三年沒回過惠州老家了,通關恢復就想立刻回去跟家人團圓。」

第一時間預約通關的還有麗思。即使明天還要上班,也阻擋不住她一早就帶著家人過關回到內地探親。對她來說,最重要是一家人齊齊整整。

「而且現在和以前一樣了,當天來回好方便。整個通關過程很順暢,大概20多分鐘就搞定。

安安和男友,想到今天終於能從內地過關,昨晚就激動到睡不著。

作為一名學生黨,安安和男友、和家人這三年都聚少離多,只能趁暑假假期多,留足隔離時間,才「敢」從香港回一趟家。

「通關恢復,沒有顧慮了,隨時就能回!」

羅老先生夫婦則坐在口岸廣場長椅上,久久不願意離去。

「我們下午就坐動車回老家了,但現在想坐在這裡看看他們,也想當見證這個歷史的人。」

羅老先生夫婦的兒女大都移居國外,當得知他們老兩口終於能從香港通關返鄉,都抑制不住激動心情。「在英國的女兒過幾天也會回來團聚。」這一刻對他們來說,等了太久。

02

現場之外:
三年的思念和遺憾,都要補回來!

 

青春才幾年,疫情佔三年。

對很多人來說,通關的恢復,意味著一個全新的開始。人生雖然沒多少個三年,但錯過的這三年,現在開始彌補,總不算晚。

「在香港忙碌一整年後,真的很想回到父母的身邊,嘗嘗家裡的飯菜,陪陪他們,說說話,散散步。」

說這話時,阿嵐已經三年沒有回過家了。

2020年初,決定辭掉內地工作來香港發展時,阿嵐萬萬沒有想到,這一待就是沒離開過的整整三年。儘管此前回趟家只是過個關的操作,再加上幾小時的車程。但這三年,回家卻成了一種「奢望」。

作為家裡的獨生女,阿嵐在無數個時刻瘋狂想念父母。即使是在春節這種萬家團聚的時節,阿嵐也只能隻身一人在香港,和父母視頻相見。

父母也總是安慰阿嵐:「再等一等,應該很快能通關」,但誰也說不准很快是什麼時候。每當這時,阿嵐也只能拿出往年春節時和父母的全家福照片來緩解思念。

今年,阿嵐終於可以回家過年了。用她的話說,「普天同慶」。

2016年,阿飛和阿志這對香港孖生兄弟在台灣打工換宿,認識了一群分別在廣州、深圳、澳門上班的灣區朋友,儘管大家分散在不同的地方,卻因投緣,從2017年到2019年,兩兄弟和這幫朋友每年都保持著十幾次的見面頻率。

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個週末,不是朋友們過關來香港匯合,就是兩兄弟到內地和大家相聚。他們一起露營、徒步、滑雪、玩密室、滑皮划艇、看演唱會、萬聖節逛鬼屋、夜登飛鵝山頂、重游台灣、共赴日本爬富士山……創造了無數個屬於他們瘋狂又快樂的記憶。

但這樣的記憶停在了2019年12月,這也是阿飛、阿志三年來跟這些朋友的最後一次相聚。當時朋友發在社交媒體里的「下次見」,沒想到竟超過了三年。

這三年,九個人里有五個人結了婚,三個人生了娃,兩個人換了新的男/女朋友,但兩地的隔離讓大家都缺席了像彼此婚禮這樣的重要的時刻,有幾位朋友的小孩甚至已經會打醬油了,卻還一次面都沒見過。

平時的大家,各忙各的,只是在節假日,或是在兩地疫情的關鍵時刻,在群里互道祝福和關懷。

一收到恢復通關的消息,阿飛、阿志兩兄弟就預約了回鄉證的登記辦理,也早在半個月前就在群里跟朋友們約好了「深圳見!」

久未相見的大家會不會顯得生疏,沒有人知道,也不重要,只知道快要相見,群里大家興奮又激動,又可以見面互損互懟了。

03

通關了,一切都會好起來的

 

對很多人來說,通關恢復,生活的希望也隨之被燃起。

旅行社在謀劃著開通新的旅遊線路;往返兩地的金巴線路恢復緊急聘請司機師傅;關口歇業多日的商鋪又將開工大吉,恢復好生意;就連朋友圈里的香港代購也蠢蠢欲動……

但可能對另一群人來說,再次被打亂的生活節奏需要慢慢恢復。

2022年12月中旬,羅伊民終於結束長達九個月的酒店隔離生活,回到家和家人團聚。

作為保障香港蔬菜、鮮活食品和其他日用必需品供應的重要一環,他們這群深港跨境貨車司機曾被網友親切地稱為「拯救香港菜價」的人。但3月香港突然嚴重的疫情來臨時,他們一時之間也成為深圳「最危險的職業者」。

隔離期間,羅伊民在酒店與工作崗位間兩點一線,有家也不能回。欣慰的是,那陣子因司機人員不足,工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一截。

通關的恢復,帶來了最大的變化是工作飽和度。和疫情前不太一樣,現在運輸頻次減少,使得工作沒那麼忙了,但工資相比之前也隨之變低了。

目前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,羅伊民也在慢慢調整適應,但他相信,一切都是向好的。

通關這天,口岸人頭攢動,但運作有序而順暢。

相信這天,對於很多香港同胞和內地民眾來說,是個極其難忘的日子,也注定是會被歷史所記錄的一天。

過去三年大家都錯過了許多,可能是對父母、伴侶和孩子成長陪伴的缺失,對工作機遇的錯過,對缺席很多場喜愛演出的遺憾……

但通關恢復了,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的。

文中人物均為化名。

評論
Loading...